高三初杂记

正文
《文化苦旅》:我无法不老,但我还有可能年轻。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析,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、焦灼后的会心、冥思后的放松、苍老后的年轻。
高三开学快一个半月了,我想写点东西,也应该写点东西。作为一名真正的高三学生,压力大是正常的。只是我的心思很乱,不能完全投入,所以又责备自己,为什么这样?老师让我们定目标,我想,我又一次眼高手低了:数学 140,不过分吧?语文 120,不过分吧?英语 130,不过分吧?物化地分别 98、97、99,不过分吧?可是总分一加 684,这就太太过分了。栏目上,670+、680+ 的目标简直迷了眼,要是我们学枝真有这么厉害,早就……也难怪老师觉得可笑了吧。

两次地理一次 99、98,我觉得地理要考一百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。第一次 Z20 的那份裸分考了 82,离一百竟然还差五分!真的是比登天还难的分数。七彩阳光的只有 98 分,这一两分真难赚。

周一化学限时——现在每周限时六七次是常态——是学军那边名校协作体的卷子,我只考了 95 分。说来真的很搞笑,前十道单选我能错俩,第一道工业流程我特么可以把 Fe₂(CO₃)₃ 与 AL(CO₃)₃ 这种双水解根本不存在的玩意儿写上去!?再加个愚蠢的化学方程式和一个说理,只有 95 分了。我不甘心啊!我错难题我认,可是我难题做出来了,你告诉我错这种题……

我当然也得认,必须得认,而且要特别严肃。

错得太笨,可我确实又不明白。上课不讲,同学也觉得这都是常识,我就去找老师。寻了一个下午寻不见,我就突然想到之前的一篇文章《记录一场雨》来。那时成绩尚可,又恰巧碰上通校,每晚回家就一发不可收拾。老师发现我精力不专注,把我拎到外面劝导。我那时自大、狂妄,甚至把她的忠告都抛之脑后,想要再上演一场初中的「指点江山」。现在老实了,几个星期写的错题比我四个学期加起来都多。晚上我找到她,顺便聊了会儿,也谈起了这个事情。我想说,悟以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,但终于是觉得太卖弄,说了句亡羊补牢。她说没事的,一切还来得及。我点点头,不知道说了什么。

我常常在后悔,我的高二到底过成了什么废物样子。但我终究不能对过去的自己做什么约束,也不能因为这个消耗现在的时间。我稍微可以理解望子成龙的心态了,我以后肯定不希望我的孩子走我的老路。我的父亲不懂学习,我稍稍明白些。可人就是,有些苦有些痛不经历过,有些弯路不去走过,就永远以为自己牛逼哄哄,可以无法无天,可以起死回生。

忙,忙点好。我可不希望考出来物化地 95、95、98,那我真吐血了。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 vlog,说高三是幸福的,我举双手赞成。现在,青春是用来奋斗的,我觉得我在成长,我真的从中感到幸福。至于满屏问号,随他们发去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文化苦旅》:我们这些人,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?如果每一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。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?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,那么再过千百年,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?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,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,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,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期盼的自身健全?
我也许应该再写点,但是我也不知道我之后要到哪里去。

双休日回家,看到空间里面同学每天写的诗,试问谁不是……?

其实是没有时间写了。不过有「初」,那就还有后续。

小插曲

有一天,正在上地理课呢,地理老师忽地把手指向一班^1教室后面的八字标语:「路在脚下,未来已来」。他问,这标语是上一届高三^2的时候就在的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他把课本一甩,说:“难怪上一届文科班考这么差,这毫无逻辑的话嘛:路不在脚下还能在哪里?在脚上么你人都入土了已经死了呀?还‘未来已来’,未来么永远也不会来呀!不然怎么叫作未来呢?”

同学们都被这一段话逗笑了。你别说,还真那么有点道理。

via サン猫の時間漂流
 
 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