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雷雨,一场放晴比立夏这个固定的节气更能提醒我夏天真的来了。今天天气和心情都很好。
昨晚读《单读》的时候,深深地受到了其收录的采访的逻辑性的震撼。居然可以把问题由浅入深地讲清楚的同时不离题万里,上下文井然有序。这也让我反思起一直以来的读书方法,没有笔记,甚至很少思考,导致留下的大多只是印象,而非有逻辑的知识,实在惭愧。
我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在经过了学校一天的情绪消耗后好好思考,所以正确的做法或许是多刷些题,只剩三十天了,提起这个数字心里还是会有一点慌张。
昨天经历了情绪危机,我被绿了,这样的情节确实发生在了我身上。努力地告诉自己不值得,没关系的之后还是不能释怀。第一回盲目地仇恨了一个人,实在是太蠢了。不过,全都无所谓了,大概吧。
没有什么能比环境更能决定当下的自己,而我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,让自己落得这个下场,可以说是我的高中三年的社交的完全失败啊。也许我不是真的喜欢一个人对着墙打网球,也许我不会成为诗人,没有办法逼自己享受孤独,所以才会无比地期待着脱离这个环境啊。
昨晚读《单读》的时候,深深地受到了其收录的采访的逻辑性的震撼。居然可以把问题由浅入深地讲清楚的同时不离题万里,上下文井然有序。这也让我反思起一直以来的读书方法,没有笔记,甚至很少思考,导致留下的大多只是印象,而非有逻辑的知识,实在惭愧。
我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在经过了学校一天的情绪消耗后好好思考,所以正确的做法或许是多刷些题,只剩三十天了,提起这个数字心里还是会有一点慌张。
昨天经历了情绪危机,我被绿了,这样的情节确实发生在了我身上。努力地告诉自己不值得,没关系的之后还是不能释怀。第一回盲目地仇恨了一个人,实在是太蠢了。不过,全都无所谓了,大概吧。
没有什么能比环境更能决定当下的自己,而我没有改变环境的能力,让自己落得这个下场,可以说是我的高中三年的社交的完全失败啊。也许我不是真的喜欢一个人对着墙打网球,也许我不会成为诗人,没有办法逼自己享受孤独,所以才会无比地期待着脱离这个环境啊。
技术狂飙下的冷思考:大模型的“科林格里奇困境”
1980年,英国技术哲学家大卫·科林格里奇在《技术的社会控制》中提出了著名的“科林格里奇困境”,这一困境指出,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,人们往往难以预测其潜在的社会影响,但此时仍有能力对技术方向进行调整;然而,当技术成熟并广泛渗透社会后,虽然其负面影响已显现,但控制或改变技术的成本会变得极高。这一现象也被称为“技术发展的失控悖论”,而大模型的规模性、通用性和渗透性正在使得这一困境尤为突 出。因此,现在人类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、发展速度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动态平衡。而......
READ MORE
via 太隐 (author: Ludwig Wang)
1980年,英国技术哲学家大卫·科林格里奇在《技术的社会控制》中提出了著名的“科林格里奇困境”,这一困境指出,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,人们往往难以预测其潜在的社会影响,但此时仍有能力对技术方向进行调整;然而,当技术成熟并广泛渗透社会后,虽然其负面影响已显现,但控制或改变技术的成本会变得极高。这一现象也被称为“技术发展的失控悖论”,而大模型的规模性、通用性和渗透性正在使得这一困境尤为突 出。因此,现在人类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、发展速度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动态平衡。而......
READ MORE
via 太隐 (author: Ludwig Wang)